永州发布
新闻网微博
新闻网微信
新闻网手机版
首页 > 健康 > 社会万象 > 彭加木故居年内启动修缮
彭加木故居年内启动修缮
[来源:广州日报]   [作者:肖桂来]   [编辑:陈予珂]   时间:2018-06-20 09:26:34

  

\


  故居起居室屋顶部分长草,部分坍塌。

  

\


  故居位于槎龙村天枢里10号

  

\


  故居花厅灰塑窗楣

  在出租屋林立的白云区松洲街槎龙村,穿过一条窄巷子,一幢两层楼高、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的老房子出现在眼前,墙体风化,屋顶长草,花格窗已经破损,砖雕、灰塑等装饰都有不同程度的褪色、污损和剥落。这栋看起来破败不堪的老房子,实则来头不小,它是著名科学家彭加木的故居。

  彭加木曾先后15次入疆进行科学考察,1980年6月17日不幸在罗布泊失踪,引发极大关注。彭加木的童年时光就是在这处老房子度过的。有街坊回忆,当年,故居古色古香,花窗嵌墙采光,天井、廊房、厢房相连,既有中国庭院结构,又有西方小洋房风格,而如今却是一片残破。街坊希望能修复好这栋老房子,让后辈更好地了解彭加木为科学献身的动人故事,传扬彭加木精神。

  文、图/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桂来 通讯员全碧芳、杨凯

  昔:建筑风格中西合璧

  彭加木故居位于槎龙村天枢里10号,门牌号下悬挂着一块“白云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”的牌子,公布时间为2010年11月24日。

  彭加木故居始建于清末民初,当时占地面积有2亩左右,包括庭院、储物房等等建筑物,但现存面积只有约170多平方米,起居室、客厅、厨房三个空间连在一起,坐南朝北,为砖木结构,东临窄巷,北面与邻居住屋相连,西、南面与村道相接,墙体东、北面基本是直线,西、南面呈弧线形。

  从现状考证,彭加木故居头门应是北门,青砖墙,硬山顶,“人”字山墙,花岗岩石门框,石门额刻有“秀谷”二字,后来被灰土填平,陶瓦剪边,木雕封檐板,墀头砖雕人物。

  头门进入是廊、天井,天井东面是厢房,南面是后花厅(现在用砖墙将天井与后花厅隔开);花厅“品”字形排列三个门,东门进入两层高的小洋楼,西门是厢房,中门与小楼墙壁相接,通厨房入后花园,后花园有门与街相通。

  彭加木故居古色古香,花格窗嵌墙采光,天井、廊房、厢房相连。建筑风格中西合璧,既有中国庭院结构,又有西方小洋房风格。

  今:故居屋顶荒草丛生

  如今,彭加木故居只剩下一片残破的老屋。

  记者留意到,老屋已是青苔满布,庭院杂草丛生,只有从遗存砖雕、灰塑、照壁(在墙上施灰塑图文的装饰)上的装饰来看,当年应是装饰精美,样式丰富,制作工艺精湛。

  “只可惜,历经百年风霜洗礼,故居当年的富丽堂皇已不复。”冼永成说。

  这座老屋已成为村中的危房。除了从房屋外面可以目测到的破损外,房屋内部的老化破损程度也很严重,如屋脊部分缺失,灰塑、装饰不存,檐口灰瓦大部分缺失,室内部分屏门缺失等。这是由于年久失修和自然老化,加之虫蚁侵蚀和排水系统老化,瓦件、砖、灰浆、木材等建筑材料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、破损和剥落。

  记者站在高处还看到,故居屋顶荒草丛生,有一间房子的屋脊部分已经缺失,檐口的灰瓦也已经缺失。周边出租屋林立,往来的多是为工作和生活而奔波忙碌的打工者。

  保护:已编制设计方案

  记者获悉,为抢救保护彭加木故居,白云区一直作出努力。区人大、区政协等多部门多次提出保护修缮彭加木故居的议案、提案。

  白云区文广新局根据建筑现状测绘了大量图纸和描述文字,为接下来的抢救工程保留珍贵的记录,同时并于2015年向市里申请了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,用于修缮彭加木故居的前期设计工作,拟将其打造成村史馆或彭加木纪念馆。

  据了解,由于彭加木故居属于私人物业,应由彭氏后人修缮和管理,但其直系后人无法取得联系,现在由槎龙村代为管理。为确保故居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,村里把故居的正门和侧门都封堵了,防止外人进入。

  昨日,白云区文遗办工作人员表示,目前,已编制完成了彭加木故居修缮设计方案,预计今年内将启动维修修缮。“编制修缮设计方案资金来自市里批复的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18万元,后续修缮施工经费由村里承担。”

  槎龙村方面表示,由于没有良好的管理维护和修缮保护,加上此前的不当改造,导致了彭加木故居的损坏严重。但是,彭加木是村里的骄傲,同时对研究岭南地区传统民居也有参考价值,村民也盼着故居能早点维修,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。目前,槎龙村作为代管单位,也在和上级部门共同努力,争取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投入,力促故居早日得到修缮保护。

  纪念:让彭加木精神传承

  槎龙村相关负责人说,为了纪念彭家木,教育年轻一代奋发向上,2010年,将位于村内的第63中学正式更名为“广州市彭加木纪念中学”。2001年,村委会筹资300多万元就在老屋不远的地方建起了彭加木公园、塑起一座彭加木铜像。

  “彭加木是我们村的骄傲,也是孩子们的榜样。”该负责人说,每到清明,附近学校的孩子都来这里纪念彭加木。铜像后的纪念馆展示了彭加木和其他槎龙名人的生平事迹,还保存着许多彭加木生前使用过的科学仪器。

  在中央广场的两侧,有400多平方米的露天舞台和2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,整个公园既是青少年科学文化、理想和传统教育的基地,也是群众文体娱乐的好地方。

  加木故居 原名翠园

  据相关资料显示,彭加木是广东番禺人(原籍为南海县槎头村,即现在的松洲街槎龙村),生于1925年,1979年任新疆科学院副院长,先后15次到新疆进行科考,3次进入罗布泊探险,1980年6月17日在罗布泊不幸遇难。他为我国植物病毒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,尤其是不畏危险亲历罗布泊探险,让世人深感敬佩。

  白云区文遗办冼永成告诉记者,彭加木故居原名“翠园”,是一处较大的私人园林房产,民国时期,彭加木的父亲从他人手里购下。这位伟大的科学家,便是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。

  槎龙村老人们说,1925年,彭加木出生,瘦小、弱不禁风的他被放在育婴箱里才存活下来。彭加木的求学之路从社学开始,6岁的时候家人便将他送进社学,此时彭加木勤奋好学的性格已经初显。十二三岁时,彭加木跟随做生意的父亲到佛山就读华英中学,此时,他才离开老屋。

  彭加木遇难后,还有一名当年的女佣一直在留守居住,2003年该女佣逝世后,房屋便空置了。


相关新闻关键词:彭加木故居

最新更新

永网论坛

视频新闻

永网专题